电 话: 021-37777941 -37777942 -57896811 传 真: 021-37777940 手 机: 13585635591 13917968533 网 址: www.rijiamj.com Email: rijiamj@163.com
γ相也是一种固溶体,含碳与合金元素比δ相要多些。在形成γ相时,必须通过碳与合金元素由外向里 不断扩散,转变才能进行。当冷却速度比较快的时候,形成的γ相隔断了δ相与液体的接触,使扩散不能充分进行,反应也就减慢,温度再降低到一定范围,包晶反应就能看到外层的γ相和内层的δ相残余的存在。如果冷却速度比较慢,那么这种反应就进行得比较完全, δ相的量就大大减少甚至消失。 当温度降低到1330℃~1300℃时,剩余的液体就发生共晶反应L→γ+C,生成由γ固溶体和含 W、Cr、V等元素的复合碳化物的骨骼状共晶莱氏体,分布在原先形成的树枝状组织的外围空隙中 构成一个网络包在γ固溶体的四周,到这个时候全部溶体都凝固完毕。 继续冷却时从γ固溶体内平衡浓度的变化还要析出二次碳化物。 当温度降到900℃以下还将从γ相中析出铁素体;直到800℃左右。 在800℃~780℃区间,γ相将发生共析分解,形成索氏体和屈氏体;δ相将析出碳化物。所以 铸造之后缓慢冷却情况下,将得到的组织应该有: 1.索氏体和屈氏体 2.共晶莱氏休(一次碳化物) 3.二次碳化物 4.共析碳化物 5.铁素体 冷却比较快的时候,一部份γ相直接转变成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。 冷却速度愈快,马氏休和残余奥氏体量愈多。金相浸蚀之后呈白色马氏体(或隐针状)+残余奥氏体,通常称它们为白色组织。 由δ相分解和由γ相分解的产物的因含合金元素和碳量不同,弥散情况也不同,属于索氏体的范围,通常被称为黑色组织。 莱氏体中含碳与合金元素*多,硬度约在HV900~1000 白色组织(马氏体十残余奥氏体)硬度约在HV650~750 黑色组织(索氏体十屈氏休)硬度约在HV300~400 W18Cr4V铸钢在880℃~900℃之间退火。退火之后的组织仍为共晶。由莱氏体和索氏体与屈氏体组成。马氏体、残余奥氏体基本上全部分解。